机器臂轻舞,临沂 “打印” 出国家级 “小巨人”
在沂河新区激光产业园的生产车间里,激光束在树脂槽中精准游走,48 小时后,一套3D新能源汽车泵体阀门的精密部件便完成成型 —— 这是山东中科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日常生产的一幕。近日,这家深耕 3D 打印领域的临沂企业,成功入选 2025 年国家级专精特新 “小巨人” 企业名单,用技术实力诠释了 “沂蒙智造” 的硬核底气。
定制服务:从医疗导板到航天部件的全场景覆盖
“小到动漫手办,大到航空航天零部件,我们的 3D 打印服务能适配 12 个领域的定制需求。” 公司总经理许琼指着车间里待交付的订单介绍。在精准医疗领域,他们为本地医院打印的手术导板,能将复杂手术的准备时间缩短 60%;而在文创行业,泰山主题的砂岩雕塑通过激光扫描与打印技术,实现了文化 IP 的快速复刻。
这种柔性服务能力背后,是从 3D 扫描、逆向设计到打印成型的全链条支撑。去年接到的泰安金属部件订单中,研发团队通过参数优化解决了金属打印表面粗糙难题,最终交付的产品精度达到 ±0.1mm,远超客户预期。如今,从临沂植保机械的定制零件到新能源汽车的改装部件,每天都有数十单定制需求从全国各地汇聚而来。
硬核设备:自主研发填补国内空白
能承接高难度定制订单,离不开核心设备的技术突破。车间里正在运行的 ZK-DSL450 光敏树脂 3D 打印机,采用自主研发的真空吸附刮板技术,不仅涂层均匀度提升 30%,还能实现 450×450×400mm 的大型零件一体打印。更值得关注的是国内唯一的气溶胶微喷射柔性电子 3D 打印系统,已拿下山东省首台套装备认证,其打印的柔性电路精度达到发丝级。
“研发投入占比常年超 35%,这是我们敢啃硬骨头的底气。” 许琼透露,公司联合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打造的院士工作站,已攻克激光金属、陶瓷材料打印等多项核心技术,累计获得 57 项国家知识产权。目前推出的五个系列打印机,能适配从类 ABS 树脂到高温合金的十多种材料,覆盖从原型制作到批量生产的全场景。
绿色制造:为临沂产业集群注入新动能
走进中科智能的智能制造中心,很难看到传统工厂的喧嚣与废料堆积。“3D 打印材料利用率超 90%,能耗比传统工艺降低 80% 以上。” 董事长张远明算了一笔环保账。这种绿色生产模式,正吸引上下游企业向沂河新区集聚,今年已有十余个光电类项目在此落地,逐步形成百亿级 3D 打印产业集群。
从 2023 年拿下省级专精特新企业,到如今晋级国家级 “小巨人”,中科智能的成长轨迹,正是临沂制造业向 “新质生产力” 转型的缩影。随着 4D 打印技术研发的推进,这家扎根沂蒙的科技企业,正用一层一层的精准堆积,“打印” 出传统产业升级的未来图景。